我如何看待大學教育─張忠謀博士


摘錄:

        一開始就指出由三個角度可以看待大學教育─自己學生時代、現在、用現今大學生的角度看待大學教育,本次演講著重在自己六十年前的學生時代。

當代背景影響就讀的選擇
        張忠謀是上海人,家庭屬於中產階級,其父親是商管相關的職位,高中的興趣是寫作,但是父親認為寫作對於求生有一定的難度。經過一番討論,他決定就讀滬江銀行系。其後又因戰亂而至香港,或許受英國思想的影響,雙親有另一番思考,經由親戚的接引,前往美國哈佛大學就讀,也成為拓展人生新視野的起點。

『哈佛一年,是我學習最多、最興奮的一年』
        那時候的美國充滿了自由、民主與世界強國的氛圍,資源相當充足,在那樣的氣氛下會使人覺得這樣的生活很精彩。無論是基礎科目的學習以及各方面的興趣都是在那時候多元發展。英文的基礎也是在那時才打下的,英文教授常問學生:『都是閱讀那些雜誌?』無論任何答案,教授都會說『The Newyorker 才是最好的!』,張忠謀也是閱讀此雜誌至今,對於此雜誌的品質也相當肯定。

        在這段的演說,再再提到的都是朋友的相互學習,哈佛大學要求學生住宿理念就是要從朋友身上學習,『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』是真的存在。他認為無論是透過課本、自己學習甚至教授都不及於朋友給他的收穫,所以要如何從朋友身上學習以及相處是在大學時必備能力。


麻省理工學院
        讀完哈佛一年後,張忠謀相當滿意現在的生活,但他的叔叔說哈佛只屬於通識教育,希望他能盡快確認自己的志向,經過一番思考後申請上MIT。在這三年,相較於哈佛的生活,顯得枯燥乏味,但是這枯燥乏味卻給了他謀生的能力。他認為大學生要自主判斷、思考、學習也攻讀上碩士,出去後也順利的找到了第一份生產線的工作。

最後張忠謀以認為大學必須要學的三項事情作為結尾:
1.學到謀生的技能是第一要務,也是最低需求
2.不斷地『看與思考』建立邏輯思考的能力
3.終身學習(多與朋友交流、多聽各類大師演講與交流等)


最後則是Q&A時間(筆者不一一列出問題與回答,僅做統合式分享)
       
現在的大學生23萬人素質並不見得會比以前9萬人差,只是工作的機會相較競爭很多,呼應到了第一點。但是學位本身的價值也沒有那麼值錢,在校成績的好壞並不會決定你的未來,但要知道你如何取得這個學位的過程與收穫才是重要的。對於課餘時間的打工除非是為了謀基本生活,通常不建議過度的打工會影響這階段的學習。也提到了理工畢業的學生在台灣的環境下相對是好的。

        最後是經典的ABC問題:『最大的挫折是甚麼?如何面對?』
當時考取MIT博士兩年,皆落榜,依照MIT的規定,兩年內未考取則終身不錄取。對於當時的打擊之大導致自己一週作息失序,經過了一番調適後就決定先找工作,六年後經老闆的推薦去StanfordPHD,相當順利的就考上了,在那六年也慢慢找到自己要的方向,也勉勵輔大學生不一定要一口氣考上高學位,先就業在找尋自己的目標也不失為一種方法。

主辦:輔仁大學管院永續成長論壇
時間:2012/3/19 10:30~12:00

        自己對於這場大師級的演講可說是相當期待,【終身學習】可以說是所有大師共同提出的共同點,相信缺乏這項能力在未來競爭力會處之絕對弱勢。雖然他們也都提到成績無法決定未來,但是不得不使得讀書這件事情,成為終身的必需品,成績是不重要沒錯,但是他們求學時的『態度』,一定比我們都還要好很多,態度能反映的就不只成績了,精進於課業只是基本學習態度的展現。相信許多沒有腳踏實地考取超越自己能耐學校的人,將來也一定有自己的『債』要還,只要對得起自己的學習歷程,相信未來無論任何變化都能處之泰然,也相信那三點自已能夠在畢業前得到 : )

留言